新学期如何面对?专家:家长要向孩子传递“松弛感”

发布日期:2023-09-16 13:27    点击次数:64

新学期如何面对?专家:家长要向孩子传递“松弛感”

“汕头式投篮”火了!受台风“苏拉”“海葵”影响,在两次发布延迟开学通知后,汕头市中小学学生在9月6日正式开学。新学期的到来,有新翻开的书卷,有新的学习环境,还有新的老师、同学,可能还有对长假的不舍和面对新学期的焦虑……近日,记者走访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,邀请汕头市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、医院院办主任、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赵颖琳,从精神卫生的角度,为同学们和家长们支招,分享科学迎接“心”学期的技巧。

谈开学抵触情绪

“包容与共情最重要”

“我不想上学!”“上学没意思,有很多作业又不自由!”在一些家庭里,可能有中小学学生会这样向父母表达对新学期开学的抵触情绪。赵颖琳介绍,孩子从放松的放假状态进入新学期的学习,需要一段缓冲期,对此家长不用过于担心,也不必急着纠正孩子,反倒可以对孩子多一份包容,获得孩子的信任,打开孩子的心扉,了解孩子不喜欢开学的原因,帮助孩子化解抵触情绪。

“换一个角度想,如果上学不用做作业、没有那么多的任务,也许孩子对开学的抵触情绪就不会那么强烈。”赵颖琳表示,孩子抵触开学的背后,表达的其实是对校园生活的焦虑,这其中包括学习、同伴或师生关系的处理、新班级的融入等多方面,并不一定就真的有厌学情绪。生活节奏的改变,或者上一学期不够理想的成绩,以及新学期可能遇到的种种不顺利,都可能成为孩子焦虑的因素。

赵颖琳建议,在与孩子的相处中,包容与共情是最重要的。以包容和共情的态度去对待孩子,家长也能拥有一份更加松弛的心态,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收心,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。家长可以借着交流的机会,与孩子一同回顾假期生活,复盘假期的收获和感受;也可以把这份松弛感传递给孩子,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,消除对学习的焦虑;还可以与孩子一同憧憬新学期,帮助孩子制定新学期的计划,乐鱼电竞鼓励他们主动与老师、同学联系,消除距离感。此外,家长还可以适度营造“仪式感”,趁着开学时机与孩子一同选购新的书籍、文具,帮助孩子在心理层面迎来一个新的开始。

谈升学焦虑

保持正常作息减少过度关注

随着新学期开始,部分学子将迎来升学考试。社会大众和家长们对升学考试的关注,容易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压力。那么,这个即将迎来升学考试的群体,可以怎样进行心理调整呢?赵颖琳表示,毕业班学生容易感到焦虑甚至是恐惧,家长应做好沟通和引导。

“最重要的是从认知观念层面让孩子明白,中考和高考虽然是现行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,但它并不是对人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唯一因素。”赵颖琳说,一般而言,循序渐进的付出和努力,都会在升学考试中收到回报。即使升学考试未能考到理想成绩,后面还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道路可作第二次、第三次选择。升学考不是评判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,后面还有很多选择。

赵颖琳提醒,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,平常心更加重要。我们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把毕业班学生当作一个特殊群体,给予他们过多的关注,时不时跟他们说不用太紧张,考得不好也不用太纠结,殊不知这样的安慰其实是无效的,甚至会更容易让他们陷入内疚和焦虑当中。“这一学年在家庭生活的安排可以照旧,不用过于特殊化,家长该干嘛干嘛,不要给予孩子过度的关注,让他们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作息就好了。”赵颖琳建议。

■ 小贴士 

三招让孩子迅速

适应新学期

1.允许孩子有一段缓冲期。对新学期有抵触情绪的孩子,家长应避免操之过急,允许孩子有逐渐收心的过程。要尽量避免严厉的责骂,或强制孩子必须进入学习状态,避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

2.逐步适应开学的节奏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心态和生活作息上作调整,与孩子多聊聊一些学校的话题,话题应不局限学习,可以多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等。

3.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放假期间整个家庭生活节奏可能都比较松散,从假期过渡到新学期和学期刚开始阶段,尽量不要组织过度的家庭娱乐,减少大型聚会、出远门等,让孩子的心思能够慢慢沉静下来。

南方+记者 彭深

点击图片,一键报料↓↓↓

乐鱼电竞